媒体专业资料搜索
相 关 文 章
最 新 文 章
- [经营]浅析商业动画的艺术性与商业性
- [经营]谈传统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技术
- [经营]三维动画技术在固体物理学教学
- [经营]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探
- [杂谈]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
- [杂谈]媒体创新与渠道变革
- [经营]中国未来10年的新媒体趋势与
- [杂谈]新媒体这么屌,酒商你知道吗?
- [杂谈]三招让媒体站着把钱挣了!
- [经营]纸媒不老 变革前行
- [杂谈]论新媒体时代电视的媒体价值
- [杂谈]广告主电视广告预算逐渐向在线
- [经营]新媒体太热:或是另一个危机或
- [经营]纸媒的时与命
- [杂谈]药品专题广告停播后—城市广电
- [经营]对城市电视台几种经营管理模式
- [经营]城市广电台如何实施经营创新系
- [杂谈]传统纸媒转型之路
- [杂谈]报纸广告经营策略探讨
- [杂谈]纸媒风光不再,媒体人出路何在
当前位置:中国广告人网站--->媒介宝库栏目--->媒体杂谈-->详细内容
《北京青年报》: 无法庆幸的假新闻
作者:佚名 日期:2001-12-4 字体:[大] [中] [小]
-
广西学生蒋传炳参加今年7月份高考,成为广西理科状元,报读清华大学,体检时由于右手五指残缺,被退回来,后由广西民族学院录取。因家贫如洗,他只好辍学外出“淘金”,到广东省茂名市干起了劫车抢钱的勾当。这是近日一些媒体和网站刊载的一则新闻。然而最新的消息却证实,这则新闻是假的。11月22日的《南国早报》刊登的记者调查称,该文所谓“今年广西理科状元沦为劫匪”一事,纯属子虚乌有。
看罢新闻,我长长地叹了口气,一种释然的感觉油然而生。正如所有在受骗上当之后的省悟一样,我的庆幸的感觉是不可言喻的。然而,我也明白,我之所以会上一条假新闻的当,并不
在“状元劫匪”这条假新闻出台的背后,有着无数条真实新闻事件的铺垫。就在不久前,四川德阳市的一位高考状元退学了,“这名囊中羞涩的优秀学生正被病痛折磨着,1000元的治疗费成了这个小伙子向理想迈进道路上的拦路虎”(据11月7日《江南时报》)。今年6月20日的《新快报》则报道了湖南省洞口县一位尹姓“苦汉子”为了供儿子上大学,南下广州希望卖掉自己的肾脏来换钱的悲惨故事。又据今年6月1日的《华商报》消息,陕西三原县陂西镇三桥村46岁的村民胡民社和44岁的妻子杨晓丽,因无力供养三个上学的儿女而双双自尽!
限于篇幅,我不能罗列更多类似的真实故事。相对于“状元劫匪”的假,它们是活生生的真。而相对于这些活生生的真,我感到,“状元劫匪”事件即便是真的,也实在不足为奇。一种心痛的感觉日益淤积起来,再多一点点,也不过是一种自然的延续罢了。很显然,这种延续也还没有到终结的时候。正如假的终究真不了一样,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也不可能因为“这一个”的不实而成为假构。这种真实存在,说白了,便是读不起书,或曰上不起学。
一方面,我们的社会不容置疑地存在着穷人阶层,另一方面,是教育产业化带来的过高的教育投入的需求。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,一个家庭供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所需的费用竟高达16万元。摆在我们面前的,便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。而与此同时,我们的社会似乎并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。
因为读不起书,所以不得不辍学。因为辍学和受到的某种歧视,所以倍感金钱的重要。因为梦想着有钱和对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渴望,而铤而走险,走上了犯罪的道路。这样的一套公式,大约不会被社会心理学家判定为胡说八道。所以我在庆幸于“状元劫匪”这则新闻纯属子虚乌有之时,也不得不佩服造假者的高明。我甚至想,造假者说出的,也许竟是一种谶语?我感到悚然。 (杨耕身)